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委托贷款为何连续两月高增?!

委托贷款为何连续两月高增?

时间:2025-07-06 04:34:44 来源:心口不一网 作者:焦点 阅读:977次

原标题:21解读|委托贷款为何连续两月高增?委托为何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杨志锦 上海报道 央行10月11日发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初步统计,贷款2022年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7.77万亿元,连续两月比上年同期多3.01万亿元。高增其中,委托为何委托贷款增加3298亿元,贷款同比多增4440亿元。连续两月

单月来看,高增9月社融口径下委托贷款新增1507亿,委托为何8月为新增1755亿。贷款历史对比看,连续两月2018年以来委托贷款整体呈现净减少的高增态势,因此8月、委托为何9月连续两月委托贷款高增长显得十分异常。贷款

委托贷款纳入表外融资统计,连续两月由于链条较长,近年成为监管部门压降的对象。央行调查统计司9月中旬发布的《推动债务结构优化、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一文指出,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果,2018年资管新规实施,表外债务风险持续收敛。2022年6月末,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银行汇票余额分别是2017年末的77.7%、46.9%和63.7%,明显收缩,存量债务风险得到有序释放。

对于8月、9月委托贷款高增,一种解释是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带动。

6月2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运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市场也称基础设施投资基金),通过发行金融债券等筹资3000亿元,用于补充包括新型基础设施在内的重大项目资本金。8月24日的国常会表示,增加3000亿元以上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额度,即基础设施投资基金规模达到6000亿以上。

公开信息显示,7月下旬基础设施基金开始投放。国开行披露,截至9月20日,国开基础设施投资基金已投放资本金3600亿;农发行披露,截至9月16日,首批和第二批共计1900亿基础设施投资基金均已投完。进出口银行9月28日披露,进银基础设施基金圆满完成500亿投放任务。换言之,6000亿基础设施投资基金在8月、9月集中投放。

记者了解到,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主要采取股权投资、股东借款等方式投入项目,用于补充项目资本金缺口。实践中,以股东借款的方式居多。而在股东借款模式中,基础设施投资基金公司、政策性银行或国开行、项目公司股东三方签订股东借款合同,基金公司委托银行对项目公司发放贷款,项目公司股东再以贷款资金对项目公司进行增资。

8月、9月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投放中,大部分资金以股东借款方式投放,或被计入委托贷款统计口径,导致委托贷款出现明显增长。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则表示,近两个月委托贷款新增规模较大,主要源于近期各地公积金贷款新政频出,有效提振了公积金贷款需求。

研究所副所长张继强表示,非标是9月社融同比多增的第二大支撑。委托贷款增长主要源于基础设施投资基金投放的资本金贷款,公积金贷款(也计入委托贷款)可能也有少量贡献。

根据委托贷款管理办法,委托贷款是指委托人提供资金,由银行(受托人)根据委托人确定的借款人、用途、金额、币种、期限、利率等代为发放、协助监督使用、协助收回的贷款,不包括现金管理项下委托贷款和住房公积金项下委托贷款。

其中,现金管理项下委托贷款是指商业银行在现金管理服务中,受企业集团客户委托,以委托贷款的形式,为客户提供的企业集团内部独立法人之间的资金归集和划拨业务。住房公积金项下委托贷款是指商业银行受各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委托,以住房公积金为资金来源,代为发放的个人住房消费贷款和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贷款。

央行在披露社融数据中的附注中表示,2015年1月起,委托贷款统计制度进行了调整,将委托贷款划分为现金管理项下的委托贷款和一般委托贷款。社会融资规模中的委托贷款只包括由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等委托人提供资金,由金融机构(即贷款人或受托人)根据委托人确定的贷款对象、用途、金额、期限、利率等向境内实体经济代为发放、监督使用并协助收回的一般委托贷款。据此看,社融口径下的委托贷款包含公积金委托贷款,但不包含现金管理项下的委托贷款。

(统筹:马春园)

(作者:杨志锦 )

(责任编辑:综合)

相关内容
  • 德国官方又让储存罐头和水?明年1月或成为欧洲停电风险最大时刻
  • 古特雷斯:俄乌冲突加剧非洲粮食、能源和金融“三重危机”
  • “你今天跳操了吗?” “云减肥”怎样安全又有效
  • 长沙自建房倒塌之痛:再次暴露建筑领域枉法乱象
  • “三牛”饼干因大肠菌群不合格被罚7万元
  • 摩根大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将新东方ADR、好未来ADR评级上调至中性
  • 孙春兰强调:持续攻坚 扩大战果 一鼓作气实现社会面清零
  • 传鸿海将负责组装苹果汽车 最快2024年底发布
推荐内容
  • 场观超1000万,张兰大卖酸辣粉,靠娱乐八卦出圈能火多久?
  • 北京“五一”期间暂停堂食服务,外卖量大增!商家:预制菜供应或增10倍
  • 北京朝阳区5月3日至5日再进行三轮核酸检测
  • 上海公安组织开展“黑骑手”专项整治行动
  • 气温骤降+风力发电量减少 英国电力市场迎来首次冬季供应挑战
  • 五一促销! 注意这几点,否则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