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降息”悠着点
炒股就看,降息权威,券商专业,降息及时,券商全面,降息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券商
证券时报记者 刘艺文
近日,降息诚通证券、券商信达证券均公告称,降息将从2022年9月21日起将客户保证金活期存款年利率下调至0.25%。券商这意味着券商也跟上了银行降息的降息步伐。这一举措被认为是券商券商将成本转嫁给了投资者,因此备受市场关注。降息
所谓客户的券商保证金,是降息指投资者在证券账户里的可用资金。这部分资金趴在客户的证券账户上,暂时没有用来买股票等投资标的。对于这部分资金,券商会给投资者支付一定的利息。
由于这部分资金实际上是托管在银行的,因此银行会按照金融同业的利率给券商结算利息。而金融同业的存款利率一般是偏高的,大约在2%左右,所以券商一方面从银行拿着同业存款的相对高利率,一方面又以较低的活期存款利率与客户结算。这中间,就存在着不少的利差。
当前,包括6大国有商业银行在内的14家银行下调了存款利率,券商从银行拿到的同业存款利息相应也随之减少。为了使自身利益不受损,有的券商就将这部分损失转嫁给了最终的客户——向客户少支付利息,这就是券商“降息”背后的逻辑所在。
其实,银行也是赚利差的,当贷款端利率下降后,存款端利率自然会下降。这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因为银行经营是有风险的,它虽然赚着利差,但是也有很多的风险,也可能会产生坏账。因此,可以将银行的利差理解成是对坏账风险的补偿。
与银行相比,券商赚的这笔利差就有点不一样了。从某种程度上讲,这笔钱是券商躺着赚的,不存在任何成本,就是靠制度或者牌照套利赚来的钱。
因此,当银行降息后,券商就迅速将降息的损失转嫁给最终的客户——投资者,这种做法其实不太厚道。本来就是躺着赚的钱,稍微向客户让利一点其实也无妨。
目前,只有2家券商发布了“降息”的公告,其实还只算是个例,期待更多的券商能够保持定力,跟风“降息”悠着点。
(责任编辑:知识)
- 深交所总经理沙雁:今年深市已有24家公司强制退市 接近过去三年数量总和
- 光大证券:维持港交所增持评级 看好港股市场长期表现
- 复衡保险经纪利用业务便利为他人牟利,被罚15万元
- 雷克萨斯一门店被罚3万:从保险公司获取驾驶人交通事故信息
- 资金成本快速上升 LPR三个月保持不动 今年有调整的可能性吗?
- 特斯拉应收款较高,多利科技现金流吃紧,能否定价34倍PE?
- 解读|LPR连续两个月保持不变,年内是否还有下调空间?
- 旷视以算法量产,为油田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 中概股普涨 满帮涨超11%
- 跨境电商二十年,中国“平台”的尝试、难题与未来
- 中国移动前三季度净利润985亿元,同比增长13%
- 美财政部官员:对俄石油价格上限措施不会针对欧佩克
- 制药商诺和诺德计划投资7.44亿美元扩建丹麦工厂
- 1 : 150!日元崩了!火线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