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建工2022年新签合同1327亿增75% 多元化布局经营性现金流显著改善
炒股就看,安徽权威,建工经营金流专业,年新及时,签合全面,同亿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增多
来源:长江商报
受益安徽省基建投资,元化安徽老牌国企(600502.SH)大单不断。布局
2月3日,性现显著安徽建工发布公告称,改善公司2022年第四季度新签合同数量合计139个,安徽同比增长4.51%;新签合同金额375.53亿元,建工经营金流同比增长90.74%。年新2022年全年新签合同累计540个、签合新签合同金额合计1327.36亿元,同亿同比增长40.26%、74.87%。
1月30日晚间,安徽建工还曾公告,4家子公司近日中标3个项目,共计中标金额30.62亿元。
安徽建工前身为安徽水利,2017年6月吸收合并安徽建工集团实现整体上市,为国企改革典范,目前形成了工程建设与房地产开发,装配式建筑、水力发电等新型业务多元化发展的格局。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近年来,安徽建工持续推动业务多元化发展,并布局全产业链绿色转型。2017年至2022年前三季度,其共计投入37亿元研发费用,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出额大幅收窄。
基建工程新签合同额增84.96%
公开资料显示,安徽建工前身为安徽水利,成立于1998年,2003年在上交所上市。2017年,安徽水利吸收合并安徽建工集团,实现集团整体上市。其“整体上市+配套融资+员工持股”的方案设计,开创了安徽省内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成功先例。
此前公司业绩表现平平,净利润缓慢增长,最高为2015年的2.56亿元。自整体上市以来,安徽建工营收规模大幅扩大,净利润保持增长趋势。
财务数据显示,2017—2021年,安徽建工分别实现营收354.6亿元、388.3亿元、472.7亿元、569.7亿元、713.4亿元,复合增长率15%;同期净利润分别为7.81亿元、8亿元、5.96亿元、8.16亿元、10.96亿元,复合增长率7%。
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539.1亿元,同比增长8.44%;实现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为9.29亿元、8.67亿元,同比增长7.06%、3.14%。
安徽建工业绩为何保持增势?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这与其揽获大单不断有关。
在安徽建工的业务结构中,基建业务收入占比最高。数据显示,2022年,安徽建工新签合同数量累计540个,同比增长40.26%;新签合同金额合计1327.36亿元,同比增长74.87%。其中,第四季度新签合同139个,同比增长4.51%;新签合同金额375.53亿元,同比增长90.74%。
分业务来看,表现最亮眼的无疑也是基建工程。基建工程全年新签合同数量292个,同比增长30.36%;金额829.68亿元,同比增长84.96%。其中,公路桥梁合同金额达到414.75亿元,增幅更是高达199.57%。
值得一提的是,房建工程表现同样不俗。全年来看,公司房建工程新签合同200个,同比增长29.03%;金额489.15亿元,同比增长58.08%。
值得注意的是,在订单不断的同时,由于建工项目建设支出,安徽建工经营性现金流近年基本为净流出。不过,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出11.17亿元,净流出额较上年的56.65亿元大幅收窄。
六年投近37亿研发
据了解,安徽为华东基建大省,2022年重点项目8897个,年内投资额1.66万亿元,排名全国第一,而安徽建工为省内基建龙头,在路桥、港航、市政等领域优势明显。
目前,安徽建工公营业务为基础设施建设与投资、房屋建筑工程、房地产开发经营,还拥有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服务、水力发电等业务。
其中,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与投资为公司最重要的收入来源。公司基础设施建设业务涉及公路、市政、城市轨道交通、水利水电、港口航道等领域。安徽水利有限、安徽路桥、路桥集团、安徽路港、安徽交航等子公司均具有突出的专业优势和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与此同时,安徽在建筑施工领域资质较为齐全,拥有建筑工程、公路工程、市政、港航等四类8项特级资质,各类施工和房地产开发一级资质84项,设计甲级资质10项,监理甲级资质2项,并拥有商务部批准对外援助成套项目施工任务实施企业资格。公司累计取得安徽省科学技术奖36项、国家行业科技进步奖20余项,拥有专利1252项。
近年来,安徽建工持续投入研发,加码业务多元化,并推进“双碳”业务转型。2017—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分别投入研发费用1.85亿元、2.11亿元、4.26亿元、7.04亿元、12亿元、9.67亿元,合计近37亿元。
作为一家建筑类企业,安徽建工资产负债率近年来维持在84%左右。值得关注的是,随着房企再融资开闸,或改善行业上下游回款状况。
- ·抛下现金贷业务后,趣店Q3营收、净利大“跳水” 单季亏损超6亿元
- ·离岸人民币汇率一度跌破7.16,央行上调外汇风险准备金率
- ·华尔街两大投行发出警告:风险尚未完全消化 美股恐进一步下跌
- ·供应预期增加 生猪远月期价重挫
- ·投行预计部分iPhone 14 Pro需求将转向明年Q1 已上调产量预期
- ·人民币成全球第四位支付货币
- ·利息券、礼包齐飞,4%以下利率常见,银行消费贷价格战背后
- ·“天之将明 其黑尤烈!”半导体杀跌后 公募拐点预判来了 这些基金已出手
- ·寿险业转型释放积极信号 业界看好保障和长期储蓄空间
- ·李乐成在大连市长海县调研时强调 发挥区位优势 壮大海洋经济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
- ·美军持续掠夺叙利亚石油资源 又出动79辆油罐车偷油
- ·沃森生物解聘董秘张荔,9月初曾因个人原因被留置调查
- ·密集自购!四季度机构频频出手,抄作业吗
- ·小米Civi 2 Hello Kitty潮流限定礼盒亮相
- ·新华保险业绩剧降50%一年两换董事长 复星系举牌六年首次减持或套现4.5亿港元
- ·新奥尔良成美国“谋杀之都” 警局人力不足无奈招平民帮查案
- ·盘前:道指期货涨0.3% 百思买涨8.6%
- ·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立体化推动“东数西算”工程
- ·“股票大厂”玩债,垃圾债收入囊中?揭秘私募圈的“新世界”
- ·国家发改委: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取得突破 累计募集规模超过360亿元
- ·工人日报:网暴苦难中的“孤勇者”于心何忍
- ·安信证券:设备国产化关键环节 半导体零部件蓝海起航
- ·由南方基金、华夏基金等产品管理机构发行与管理!中信银行推出“零钱+” 助力假期轻松赚收益
- ·持股还是持币?“市场估值消化基本充分,保持一定仓位过节”
- ·商务部:坚决反对美方限制半导体相关物项对华出口
- ·港珠澳大桥月增500个香港跨境私家车配额,试行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