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创新自信 掌控更多话语权
来源:经济参考报
世界轨道交通装备技术起源于欧洲,坚定高铁列车的创新动力总成、网络控制、自信掌控牵引变压等关键核心技术长期是更多国外企业的强项。如今,话语经过十余年的坚定研发淬炼,中国高铁企业不仅能造整车,创新还能自主研发并不断升级这些高精尖装备的自信掌控“心脏”“大脑”和“运动器官”。
中车长客的更多创新历程,是话语中国轨道装备产业技术跃升的写照。这座1954年建厂的坚定老国企,老一辈技术人员自强不息,创新制造出新中国第一列地铁列车。自信掌控没有图纸,更多就参考铁路客车的话语设计思路;没有工艺资料,就一边设计工艺装备一边总结经验……老一辈“长客人”发出这样的感叹:那时候谁能想到,咱们的厂子,能研制出一日千里的高铁动车,能培养出一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高铁人”,能站在世界轨道装备企业的前列。
站在中车长客高速动车组制造车间,放眼望去,一列列动车组一字排开,工人们忙碌装配。和谐号、复兴号;抗高寒,抗风沙;混合动力、可变轨距;磁悬浮、无人驾驶……一批产品从这里驶向四面八方。
创新,深深地融入“长客人”的血液。实验室,科研专家向“无人区”不断探索,加强基础技术研究,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实现自主掌控;车间里,技术工人持续优化操作工序,一批能工巧匠成为高铁列车生产的中坚力量;管理中,着眼于人才培养、创新成果打造的体制机制逐步建立。
创新,是引领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从引进国外技术“跟跑”,到消化、吸收先进经验与国外产业巨头“并跑”,到在关键领域自主创新实现“领跑”,再到建设高水平工程实验室,实施国际化技术布局,融入全球轨道交通建设市场,开启跨国经营发展之路。这家国企持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掌握发展主动权。
创新,还需要久久为功,一锤接着一锤敲。在企业采访时,许多一线研发人员和技术工人表示,应清醒看到,一些核心技术和关键装备还受制于人,一些领域的“卡脖子”问题依然存在,在“无人区”的探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充分发挥国企的人才、资源、研发优势,在关键设备、重点领域不断“冲锋”,奋力抢占技术制高点,掌控更多话语权。
(责任编辑:综合)
- 特斯拉股价创两年新低 马斯克今年财富缩水逾1000亿美元
- EIA原油库存增幅不及预期,但成品油库存超预期,美油短线小幅回落0.5美元
- 李彦宏的这个野心太大了
- 近50万人打出7.8的高分,《苍兰诀》爆火,古偶仙侠为什么“又行了”?
- 多地挂牌第五批土地出让,土地出让模式从集中出让转向常态化
- 澎湃新闻社论:明确规则,让基层敢于适用取保候审
- “金九银十”招聘季开启 稳就业再推新举措
- 浙江力诺“两落两起”欲破发展周期,推激励计划力争三年营收增40%
- NASA定于9月3日重新发射“阿尔忒弥斯1号”火箭
- 前8月实际使用外资8927.4亿元 同比增16.4%
- 降低对冲工具门槛能让股民心安
- 9月20日重点数据和大事件前瞻
- 国美零售集团副总裁何敬禹:国美共享零售是社会化零售资源聚合、分发以及全域营销的赋能平台
- 上海市2021年研发投入升至1819.8亿元 十年增长近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