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 中科电气成本上行遭重创 产能结构性过剩风险隐现25亿再扩张 正文
时间:2025-07-09 12:45:11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娱乐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作者:昊锂电产业量价齐升的大背景下,负极公司也在纷纷扩产。日前,发布公告称,公司与四川甘眉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签订项目
炒股就看,中科遭重权威,电气专业,成本创产及时,上行全面,构性过剩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风险
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昊
锂电产业量价齐升的隐现亿再大背景下,负极公司也在纷纷扩产。扩张
日前,中科遭重发布公告称,电气公司与四川甘眉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签订项目投资合同,成本创产拟在四川甘眉工业园区投资建设“年产1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上行项目固定资产投资约25亿元,构性过剩负极材料年产能10万吨。风险
中科电气表示,隐现亿再本次投资项目是公司产能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扩大公司锂电负极业务规模,满足不断增长的锂电负极市场需求,增强综合竞争力,提高负极材料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获取规模经济效益。
不过,负极市场繁荣的背后,行业竞争格局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一方面,在针状焦等原料价格不断上涨、石墨化产能不足的形势下,相比同行,中科电气盈利能力受到了更为严重的冲击;另一方面,中短期市场的供不应求,促使各家企业竞相扩产,也为行业产能结构性过剩埋下了风险,而这对于在硅碳负极等新技术路线方面布局较少的中科电气而言,影响尤甚。
控本不力 盈利能力从领先到落后
2021年,锂电产业迎来井喷式增长。其中,负极材料市场总体出货量达72万吨,同比增长97%;人造石墨均价从2020年的4万元涨至5万元/吨,天然石墨从3万元涨至3.5万元/吨,负极市场进入量价齐升的景气周期,包括中科电气在内各家负极厂商业绩大增。
不过,锂电池负极材料的需求高增也带动了上游石油焦、针状焦等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同时,各地政府严控能耗、限电,致使石墨化产能扩张受限,叠加电价上涨,负极材料企业普遍面临较大的成本上行压力和产能难以有效释放的局面。
2021年至今,石墨化委外加工费从15000元/吨,逐步攀升至28000元/吨,长协价格也已涨至超过25000元/吨。
此外,针状焦的价格也从去年中的6000元/吨左右,涨至1万元/吨;石油焦更是从不足4000元/吨涨至目前8000元/吨。
值得注意的是,在负极材料成本构成中,原材料针状焦、石油焦以及石墨化加工合计占比达到90%左右。成本的跳涨大大挤压了各家负极厂商的盈利空间,而中科电气受到的冲击似乎比同行更重。
2019年至2021年,与另外两家负极头部企业相比,中科电气负极产品的毛利率从领先变为了落后,明显承受了更大的成本上行压力。
今年一季度,中科电气毛利率为27.17%,环比去年四季度回升5个百分点,但同比下降了9个百分点,仍在低位徘徊;同时,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91.25%,远小于同期营收161.60%的增幅。
对此,中科电气解释称,一是由于上游原材料和石墨化外协加工价格的上涨导致毛利率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二是深创投制造业转型升级新材料基金(有限合伙)认购中科星城控股的新增注册资本投入的人民币9亿元,由此计提相关财务费用1559.98万元所致。
不过,即便以一季度117.38%的扣非净利润增速来看,仍然明显小于同期营收增速。显然,石墨化外协和原材料成本才是中科电气盈利能力被大幅削弱的主要因素。
考虑到石墨化环节供需紧张以及石墨化外协价格上涨短期内均难以改观,为缓解成本压力,中科电气此番斥资25亿,继续加码负极一体化项目,也在情理之中。
实际上,为填补眼下供不应求的市场空白,不仅是中科电气,全行业军备竞赛式的扩张产能、特别是负极一体化扩产,早已是各家负极厂商共同的选择。
产能结构性过剩风险隐现 技术短板埋隐患
4月26日,公告,子公司上海杉杉锂电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云南安宁设立项目公司,并投资建设年产3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项目,计划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约97亿元(不含流动资金)。
4月25日,玉溪市新能源电池产业链——河北坤天2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生产项目签约开工,该项目用地1500亩,总投资56亿元,分两期建设。
仅一个月内,上述两个新建项目以及中科电气四川负极一体化项目总规划产能就已达到60万吨。而据鑫椤资讯和隆众资讯等统计,近年来我国负极材料行业规划产能已超过600万吨,远远超过2025年200多万吨的市场需求。
此外,近两年火热的市场行情也快速推动了产业发展进度。
截至今年4月,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29.6%,前四个月的渗透率也从去年的16%升至23%,已经接近2025年25%的产业规划目标,行业增速逐步放缓并非遥不可及。
在此形势下,未来走中高端差异化竞争路线的负极厂商才有更大希望摆脱恶性竞争并突出重围。为此,业内头部企业已开始布局新技术路线。
2022年,硅基负极成为新风口,由于硅的比容量可以达到4200mAh/g,能够大幅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成为业内公认的下一代理想负极材料。
在硅基负极材料的使用方面,国外电池厂走在前列。2012年,松下就已将硅基负极材料批量应用于锂电池,2017年又将硅氧负极应用于特斯拉的Model3电池中;三星SDI、LG化学也已将硅基负极材料用于消费电池领域。
2020年,特斯拉发布4680圆柱电池,在能量密度和充放电效率上有大幅提升,且相比于Model3搭载的2170型电池,将硅负极的添加量翻倍到了10%,成功带动了硅基负极需求。
国内在硅基负极领域也开始布局,其中、杉杉股份和等一线负极厂商走在了前列,而该领域几乎看不到中科电气的身影。
新技术需要大量短时期内看不到产出的投入,这对中科电气而言,无疑是一份额外的负担。2021年和今年一季度,中科电气资本开支剧烈增加,经营现金流却呈现大幅净流出,资金压力不言而喻。
英特尔芯片代工服务负责人辞职2025-07-09 12:43
美国柴油短缺蔓延:库存进一步下探 部分地区开始限油2025-07-09 12:41
这家20亿用户的通信平台服务突现中断!公司致歉2025-07-09 12:36
西西:中国技术助力土耳其打造世界一流燃煤电厂 | 海外员工看中国2025-07-09 12:30
“囤健康”为何成为年轻人刚需2025-07-09 12:12
电子烟专业委员会:新政可见国家鼓励电子烟出口政策不变2025-07-09 12:01
多地传出巨响?官方回应2025-07-09 11:41
中科创达31亿定增投向整车操作系统研发等多个项目2025-07-09 11:16
维他奶“不香了”?2025-07-09 10:40
刘格菘、李晓星、金梓才、黄海持仓曝光!三季度,他们瞄准这些方向2025-07-09 10:12
布朗熊登陆元宇宙,LINE FRIENDS加速数字转型2025-07-09 12:40
国际能源市场再现巨震:美国得州天然气价格逼近“零关口” 欧洲天然气暴跌2025-07-09 11:43
广发期货特殊商品日评:橡胶阶段性利空释放完毕 前期01空单止盈离场2025-07-09 11:15
澳大利亚三季度CPI同比上涨7.3%,创32年来新高2025-07-09 11:08
央行出手!百联优力被罚没近6500万2025-07-09 10:57
华为汪涛:5.5G网络仍需在标准、频谱等方向做好准备2025-07-09 10:53
11月全国糖酒会有哪些值得关注?2025-07-09 10:28
中润光学营收与原材料耗用不匹配,实控人及董事均发生“婚变”2025-07-09 10:13
爱奇艺第三季度营收75亿元 同比下滑2%2025-07-09 10:06
暂时关闭!北京环球影城主题公园重要通知2025-07-09 0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