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名去掉“职业”是新伤害
相关新闻:
原标题:校名去掉“职业”是职业新伤害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校名新伤成都市政协副主席杨建德提出“将‘职业技术’院校改名‘应用技术’院校”的去掉建议引人注目,上了热搜。职业他建议的校名新伤目的是想通过去“职业”标签,解决职业院校社会认可度低、去掉不愿意选读的职业现实问题。代表委员积极建言献策,校名新伤这是去掉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关心,尽责履职,职业值得称道。校名新伤
不过,去掉在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进一步厘清:
第一,职业职业院校社会认可度低、校名新伤老百姓不愿意选读的去掉现实问题,是不是真问题?我国职业教育,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已经占据了教育的半壁江山,为国家培养了数以亿计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这些技术技能型人才不能说个个都受到社会的欢迎,但是实践已经证明,绝大多数是受到社会欢迎的。特别是,高职院校中的“双高校”均有比较好的办学基础和比较高的社会声誉,用社会认可度低、老百姓不愿意选读来评价这些职业院校是不客观的。如果要这部分职业院校校名中也去掉“职业”二字,这不是爱护,而是一种新的伤害。
当然,在我国现有的职业院校中确有部分或一定量的职业院校存在社会认可度低、老百姓不愿意选读的问题,但这不是职业院校的主流。即使如此,把职业院校校名中“职业”二字去掉也无法改变这种现状。
第二,社会对职业教育是不是存在一定的偏见?由于历史等多方面的原因,职业教育在部分社会民众的眼中确实就是“低人一等”,甚至将其等同于“兜底教育”,以至于只要看到标有“职业”二字的学校,就认为是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的学校。也就是说,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确实存在。
但要改变这种偏见,不是简单地去掉“职业”二字就能够办到的。更何况,由于我国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的一种类型,并处在不断强化之中。在这样的发展阶段,将“职业”二字去掉,就会使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不复存在。因此,去掉“职业”二字的建议不可取。
提高社会声誉是所有学校都非常关心的重大问题。职业院校同样如此。在笔者看来,影响职业院校赢得良好社会声誉的因素尽管很多,但最根本的还是在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笔者欣喜地看到,教育部2022年职业教育工作的两大任务:一是提高质量,一是提升形象。这两大任务抓住了职业教育发展的“牛鼻子”。职业院校在提高质量的基础上“提升形象”,才能改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刻板印象,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树立职业教育的好口碑。
侯长林(作者系铜仁学院校长)
侯长林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2年03月21日 06 版
- ·央行条法司副司长:严重资不抵债的机构,要依法实施市场退出
- ·首张全国互认重点物资运输车辆通行证在福建发放
- ·北京打造少先队教育服务共同体,第一课从飞天梦开始
- ·斯里兰卡财长将带团赴美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进行会谈
- ·匹配成功!这是一百万分之一的珍贵
- ·马兴瑞会见指导,广东省部分重点企业家为新疆发展建言献策
-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徐洪才建议用超常规刺激消费:政策发力 经济强于预期
- ·一位“准00后”自述:我在上海当楼长
- ·美国初请失业金人数连续第三周下降 创两个月来新低
- ·外国航天员会加入中国空间站吗?外交部回应!
- ·起底“唯识深层沟通”精神控制组织:洗脑、诈财、害命……快认清这个非法组织的真面目
- ·一季度工业运行总体平稳,多部门疏通物流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 ·谷歌神秘项目“Pitchfork”曝光:教AI写代码 抢程序员饭碗
- ·尾盘猛拉!生猪期货底部大涨,仔猪价已回升188%!
- ·招行刷屏!最新公告:行长田惠宇免职,另有任用!去向或是这里
- ·还敢闭眼打新?券商抛五大“避雷”指南